(甘肅中石化專業技術性上大學副校長 陳正武 碩士生導師)
根植石化,薪火相傳。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是一所根植石化行業、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高水平職業技術大學,與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煉油廠和第一座化學工業基地相伴而生。1956年,伴隨蘭州煉油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籌建,石油部、重工業部分別創建了蘭州石油學校、蘭州化工學校,并依托兩校分別舉辦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1999年,整合改制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成為甘肅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成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之一。2019年,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首批建設單位。202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整合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能源化工職業學院辦學資源,設置公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大學,實現了由專科教育向本科教育里程碑式的跨越發展。從甘肅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院校,到國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再到全國首批10所公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大學,學校以探路先鋒的智慧和銳意進取的實踐,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高等職業院校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全國職業教育提供“甘肅經驗”、打造“石化品牌”,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堅守職教,碩果累累。六十余載,一代代蘭州石化大學人堅守職業教育陣地,堅持“鍥鏤金石、修身誠化”的校訓和“根植石化行業、傳承鐵人文化、人才培養延伸、培訓服務前移”的辦學特色,秉承“文化育人、精神成人、專業成才、事業成功”的育人理念和“高嚴細實”的管理理念,堅持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協同推進,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建成了國內石油天然氣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行業員工繼續教育、崗位提升的重要培訓基地,培養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21萬余名建設人才,畢業生中涌現出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技術能手、大國工匠張恒珍,“堵漏大王”趙柱,“鉀鹽專家”李浩放,“用數據說話”的丁玫等一大批優秀工匠人才,遍布全國石化企業和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被譽為新中國石化職業教育的“工匠搖籃”。目前,學校占地面積2600余畝,固定資產總值22億元,圖書260余萬冊,校內實訓基地85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238個;現有教職員工1200人,其中專任教師103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12人(教授117人);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本科招生專業20個、高職招生專業85個、中職(技師)招生專業10個;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超過97%,其中500強企業簽約率超過60%,形成了高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就業對口率、高就業穩定性和高就業滿意率的“五高”就業品牌。榮獲“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中國十大最具就業力職業院校”“中國十大最具特色職業院校”和“全國職業院校思政工作50強、社會服務貢獻50強、教學資源50強、實習管理50強、學生管理50強”等榮譽稱號。
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時代大潮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偉大事業征途漫漫、任重道遠。惟有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接續奮斗,方能勇立潮頭、掌握主動、行穩致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今天的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昂揚的精神面貌乘勢而上、勇毅前行、續寫輝煌。面向未來,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和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優化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探索職業本科教育特色發展之路,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品牌。學校將按照“黨建引領、人才支撐、雙輪驅動、績效導向、監督保障”的發展思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甘肅“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助力“四強”行動,賦能“技能甘肅”,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引領工程、人才立德培養工程、師資隊伍鍛造工程、專業建設提質工程、科研培訓服務工程、多元合作辦學工程、校園文化鑄魂工程、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治理能力躍升工程“九大工程”,持續深化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副校長: